2007年1月18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眼前少收30万 留给子孙千千万
噬林乌炭窑闭上“血盆大口”
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江建红 徐爱梅

  本报讯  日前,淳安县宋村乡宋村村的炭农宋长远跋山涉水两小时来到自家乌炭窑,将这口给他家带来不菲收入的窑一举拆除了。至此在宋村乡燃烧了数十年,专食阔叶林的30座乌炭窑全部闭上“红色大口”,宋村乡失去了一棵“摇钱树”,却留下了一片无价的绿林。
  宋村乡山谷幽深,林木丰茂,素有“25里青山”之称。全乡11.7万亩山林,其中有阔叶林2万亩。过去每当冬季来临,农民都要上山烧炭。阔叶林由于质地坚硬,成了烧乌炭的主要原料。建在深山里的乌炭窑就像一张“血盆大口”,疯狂地吞噬阔叶林。
  据乡干部测算,1000斤的乌炭要烧掉约5000斤的柴,一般炭农一个月要烧窑4次,按一年烧4个月计算,每座窑一年要烧掉25.6亩阔叶林,30座窑每年就要烧掉768亩阔叶林。这样一来,不出25年,全乡2万亩的阔叶林就要被烧光,而阔叶林成材至少需要30年。
  2002年,淳安县林业局曾出重拳拆除该县的乌炭窑。然而,近年来由于炒制茶叶的需要,加上目前每50公斤炭在市场上能卖到100余元,每座窑每年能带来上万元收入,宋村乡的乌炭窑在利益驱动下死灰复燃,并迅速蔓延,阔叶林再次面临灭顶之灾。
  “我们这是在抢子孙的饭碗啊!”去年,宋村乡提出打造“山水宋村,和谐宋村”的口号,并把科技兴林、依法治林作为支撑林业发展的两翼。于是,他们又把重锤挥向了乌炭窑。
  为了做通炭农的思想工作,乡党委成员逐门逐户走访,深入炭农家里讲道理、算大账,终于赢得了炭农的拥护。考虑到部分茶农的实际需要,宋村乡出台了补助政策,鼓励茶农购买电动制茶机。青山口村的炭农余建忠深有感触地说:“现在窑被拆了,全乡炭农虽少了30万的收入,但林木保住了,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。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,毁林吃‘子孙饭’。”